保水剂在马铃薯生产种植中的应用
马铃薯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,仅次于水稻、小麦和玉米。近两年,国外独资、合资企业纷纷在中国建厂,生产马铃薯薯片、薯条、薯全粉等加工产品,为马铃薯的生产开辟了广阔市场。因此,种植马铃薯是农民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首选的一条致富之路。同时,马铃薯收获后还可以复种各种蔬菜,早熟大豆、向日葵等作物,可明显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。
在我国马铃薯规模化生产区,春旱和秋旱现象严重。春旱威胁着下种和露苗,抑制苗期的生长,严重者会大大推迟植期,导致大批马铃薯幼苗期被旱死。秋种时节正是下种和露苗生长的时期,也是马铃薯生长过程中需水量最大的时期,此时出现秋旱,导致水分供应不足,马铃薯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,影响茎、叶生长的繁茂和叶片的光合作用,致使有机物质堆积,氨基酸含量削减,推迟块茎成熟,影响品质,降低产量。严重时可导致马铃薯早衰、干枯、焦黄,甚至死亡。
保水剂在马铃薯生产种植的方法或程序
1、湿施法:深翻松土层→细整细耙→开沟→施基肥→播下芽种块或者小整薯→人工浇灌保水剂凝胶(事先浸泡饱和的水凝胶流体)→盖细土(2~4cm厚)→覆膜;
2、湿施法用量:将保水剂:水=1:200~300的比例制成水凝胶(各地水质不同略有增减),每米施用约1kg的水凝胶体,每亩约需要保水剂干颗粒2~4kg;使用时可用SNF背负式专用凝胶水袋(容量20kg)浇灌,便捷效率高
3、干施法:深翻松土层→细整细耙→开沟→施基肥→播下芽块或者小整薯→施入保水剂(干粒)→盖土→浇透水→覆膜;
4、干施法用量:每亩地施用2~4kg干颗粒保水剂,撒施要均匀;采用干施法施用保水剂,须具备有灌溉条件,种植后的作物须浇足水
其他事项
1、采用春秋植,提早管理施肥,早封行,防止地面水过度蒸腾;
2、种植数量和方法以当地实际为准,沟施、穴施均不受影响和限制;
3、深耕松土,封沟蓄水; 深耕松土30~45cm,可提高雨后蓄水量,削减水分蒸发;
4、 整地泥土要细碎,以增强土壤保水能力,易于马铃薯生长和马铃薯芽的萌发;
5、覆膜后应根据薯块量打孔,便于透气和接收雨水;
6、 市场上保水剂种类繁多,不是什么保水剂都能用于农业种植,请科学甄别。
|